棉朵朵城市微度假中心

2024-05-16 10:33 · 予正设计

 

图为叶路洲棉朵朵城市微度假中心  记者 周伟 摄

 

“啥?去叶路洲棉花采购站,那几个破厂房,有啥看头?”

5月11日,吃过晚饭,熊水清一家子商量第二天周末游活动安排,儿子儿媳觉得叶路洲棉朵朵城市微度假中心(简称“棉朵朵度假中心”)是不错的选择。

棉朵朵度假中心原是叶路洲棉花采购站,作为老黄州人,熊水清自认为对这个地方熟得很:“几个破厂房,有什么好看的。”

心中虽是不屑,但架不住家人的游说,熊水清决定,还是去看看。

这一看,打开了他的认知新世界。

老厂房,逆生长,正青春。

 

腾笼换鸟——

|| 荒废老库房,蝶变文旅新IP

 

 

窗户放大,增加采光和穿透感;稻草卡通人坐在草地上,专为拍照打卡设计;红砖墙上,色彩明快的涂鸦,带来年代感和青春力的碰撞……看到眼前的棉朵朵度假中心,熊水清吃了一惊:“破库房,搞得这么漂亮,有意思!”

 

 

欣喜之中,边游览,边用手机咔咔地拍个不停。

棉朵朵度假中心,前身是建于1965年的叶路洲棉花采购站。

66岁的胡春华,是棉花收购站的职工,对棉花收购站有着深厚感情,回忆过往,历历在目:“上世纪80年代,是采购站的高光时刻,年处理皮棉达2000万吨,工作人员有100多人。丰收年份,棉花收购要从头年10月忙到第2年的三四月。”

2016年,叶路洲棉花采购站退出历史舞台,闲置了起来。

 

 

近两年,市委市政府、黄州区委区政府决定盘活闲置资产,加快发展全域大文旅。今年初,黄冈国投公司接手棉花采购站,以旧棉仓活化再利用的城市更新方式,腾笼换鸟,建设棉朵朵度假中心。

 

 

在保留原有建筑、风貌的基础上,黄冈国投公司对厂区进行微改造。室外晒场,建成露天剧场;储棉仓库,设计为时光博物馆;职工宿舍计划改成民宿;水塔位置高、视野好,顶部作观景台,底部改成茶室;院内种上花草,建成露营地……

一番留、改、拆,让沉睡资源被激活,一个集演出剧场、时光博物馆、民宿、文化体验店等多元业态综合体,横空出世。

 

 

棉朵朵度假中心成了老一辈怀旧、追寻时光的新地标,年轻人周末打卡、露营的好去处。荒废近10年的棉站,蝶变文旅新IP。许多黄州城区及武汉、鄂州等周边市民,纷纷前来拍照打卡。

 

 

从不喜欢拍照的熊水清,也在写有“黄州”两字的红砖墙前,拍下留念照。“这些红砖老房子,保留了时代痕迹,让人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葱岁月。”

 

坚持市场导向——

|| 活存量促增量,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

 

 

“五一”期间,棉朵朵度假中心火了一把。

棉朵朵度假中心举行东坡庙会·叶路洲首届文化旅游艺术节帐篷音乐荟活动,3天吸引2万多人观看,带动摊位消费120余万元。

废弃厂房摇身一变,火了起来,在许杰看来,是意料中的事,“围绕大文旅,把城市更新‘更’到了群众的心坎上,能不火吗?”

黄冈文旅集团负责人介绍,改造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坚持市场导向,算好经济和民生两本账:注重经营性,设置各种文、娱、体消费项目和衍生服务;统筹考量周边需求和城市功能,让利于民。

 

 

如,拆掉围墙,做成开放式,方便市民自由出入。露营场所、室外体育运动场、儿童游乐场等免费开放,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,突出人文情怀。

有温度的城市更新,让“人—城—产”的新故事悄然发生。

漫步棉朵朵度假中心,青草的芬芳、古朴的红砖墙、雅致的院落……让人心动,闲置边角地成为便民停车场,充满艺术范儿和青春气的园区,与周边口袋公园、休闲广场、商业街区自成一体,“工业锈带”变“生活秀带”,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。

微改后,文体园引入新业态,使空间唤醒与产业焕新同步发生,激发主城区活力。

游客们可在棉朵朵度假中心参加各类文娱活动,而后驱车几分钟到达叶路洲内各采摘园、农家乐,采摘草莓、蓝莓、圣女果等,体验地道的农家饭,为乡村农旅产业引流。

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盘活低效存量资产,加速转化成新的增量,黄冈主城区活力澎湃。

 

 

 

载自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补齐城市短板,黄州旧厂房“变装”文体园——老厂房 逆生长 正青春》——黄冈日报

记者 周伟 摄

本报记者 李维 通讯员 罗雨

责任编辑:王梁

首页标题    公司新闻    棉朵朵城市微度假中心